近日,河北永旭电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自动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。电池极耳焊接的关键工位上,曾经的质检员凝视生产线的身影已被一套AI工业视觉质检系统取代。电池沿生产流水线经过质检系统时,极耳焊接参数立刻在屏幕上显示,有缺陷的产品被及时推出生产线。
“这是河北移动为我们量身打造的‘AI质检员’。”该公司总经理杨绍坡介绍,有了这位新“员工”的加入,他们的检测更加稳定可靠。
河北永旭电源有限公司是超威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,主要生产电动助力车动力电池和新能源电池。该公司是超威集团唯一获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拥有64项专利技术。公司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,在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。
“过去,极耳的焊接质量完全依赖老师傅的眼力和经验。”杨绍坡坦言,像虚焊、脱焊这种细微缺陷,人眼长时间检测极易疲劳,导致检测标准和结果不稳定。这也成了制约良品率进一步提升的瓶颈。
转机,始于去年河北移动在邢台市新河县的一次例行客户走访。在了解到河北永旭电源有限公司生产中的痛点和需求后,河北移动组建专项团队,联合省市技术专家及生态伙伴,共同会诊。
“核心思路是为生产线装上‘智慧的眼睛’和‘超级大脑’。”河北移动新河分公司政企客户部经理尼慧铭介绍,他们提出的创新方案融合了两大关键技术:一是利用特定波长的有色光源照射,让肉眼难以分辨的焊接瑕疵在工业相机镜头下原形毕露;二是借助5G网络,将高清图像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,再调用云智算(AI)的强大算力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。
从蓝图到现实,是一场长达七个月的精细打磨。河北移动专家团队与企业深度协同,扎根生产一线。
“我们经历了无数次调试。”尼慧铭说,从光源的角度、相机的参数,到AI模型的算法和算力配置,每一个环节都反复优化,确保系统能适应复杂的实际生产环境,诊断结果足够精准、稳定。这个过程,如同训练一位顶尖的质检专家,需要注入大量的数据和经验。
AI工业视觉质检系统的投用,系统解决了电池制造行业人工成本高、良品率低等痛点,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。杨绍坡介绍,AI工业视觉质检系统投用后,企业单条生产线的质检员由原来的3人减少至1人,单条生产线月产量从14125块跃升至16528块,良品率也从原来的98%提高到99.5%以上。(河北日报记者 方素菊)
伍伍策略-重庆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查询-51我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